禁止18勿入3000部在线观看_秘密入口三秒自动进入新世界_永久永久伊甸院3秒进

 
预约挂号(微信)
新闻中心
你的当前位置:
分享到:
【健康科普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(蜱虫病)
来源: | 作者:望江县医院 | 发布时间: 2024-06-21 | 403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假期来临、大地回暖,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又进入高发季节。游山玩水、赏花踏青,勿忘防范蜱叮咬!

 

1.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?

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由大别班达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俗称蜱虫病,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,以发热、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,常伴恶心、呕吐等消化道症状。高龄、免疫力低下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易于转为重症甚至死亡,应及时就医。这种病目前尚无疫苗也无特异性治疗手段,及时对症支持治疗可减少重症和死亡。

2.临床表现是什么?

 

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,体温多在38℃以上,最高可达40℃以上,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。伴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等,部分病例有头痛、肌肉酸痛、腹泻等症状。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、上腹部压痛

症状差异

多数年轻患者预后良好,少数既往有基础疾病、高龄、出现精神神经症状、出血倾向明显、低钠血症等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、皮肤瘀斑、消化道出血、肺出血等,可因休克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(DIC)和呼吸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。

3.传播途径是什么?

 

1)媒介传播(蜱叮咬):蜱是大别班达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,蜱叮咬是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。

2)直接接触传播:无有效防护下,接触患者及病死患者尸体血液、血性分泌物、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可导致感染发病。流行区猫、狗等宠物及羊、牛等家养动物是蜱的重要宿主,密切接触可增加感染的风险。

4.易感人群有哪些?

该病在我国分布广泛,以散发为主,具有地区聚集性,主要集中在河南、湖北、山东、安徽、辽宁、江苏和浙江等省份的山区、丘陵地区。全年均可发病,但具有明显季节性,多发于春夏季,发病高峰集中在5-7月,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。

 

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感染。在有疫情发生的丘陵、山地、森林等地区生活、生产的居民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。流行区农民发病占比较高,最高可达80%以上,发病风险与蜱叮咬的机会多少等因素密切相关。

5.什么是蜱?

 

,俗称壁虱、扁虱、草爬子、犬豆子、八脚子等,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,长卵圆形,背腹扁平,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。通常寄生在鼠类、家畜等动物皮肤较薄、不易被搔动的体表部位,吸饱血后虫体可膨胀如黄豆大小。

全世界已知蜱类900余种,并不是所有蜱叮咬均可导致人类疾病。我国已发现100余种,中原地区常见的有长角血蜱、血红扇头蜱、微小扇头蜱等。蜱可携带多种病毒、细菌和原虫,很多种类的蜱传播的疾病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,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、克里米亚-刚果出血热、森林脑炎、Q热、蜱传斑疹伤寒、莱姆病、人粒细胞无形体病、巴尔通体感染等,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。


馆陶县| 沐川县| 尚义县| 昭觉县| 沽源县| 陇西县| 华容县| 桦甸市| 汉阴县| 横山县|